从小白开始学起.
先给自己列一个问题清单, 然后自己找资料搞懂
- 什么是公摊面积, 什么是建筑面积, 什么是套内面积. 套内面积的性价比和什么有关?
- 武汉所谓的一环二环三环是什么意思, 具体是怎么划分的? 为什么要区分不同的环线? 这几个环线体现的是交通的便利层度, 还是经济, 教育, 医疗的发展程度?
- 回武汉之前, 深圳的社保,公积金, 保险等怎么处理? 不要等到回到武汉了才发现有些业务需要本人回深圳办理.
- 武汉的学区政策是怎样的?
- 以学区房 + 交通方便为组合条件, 以光谷为原点, 每次挑几个楼盘对比一下, 熟悉更多的买房考虑要素, 同时用系统查一下真实的成交数据, 让自己心里有个数
- 买房的整体流程是什么样的? 要付几次款? 有哪些款项是不在自己的常识里面的?
从这个描述来看, 还有几个概念需要搞明白: https://www.sohu.com/a/679463227_121484367
- 容积率
- 公摊:高层24% (为什么强调高层?)
- 梯户比
- 楼栋层高
- 楼间距
- 物业公司:自运营物业 (有什么优劣势)
- 物业费:高层:3.1元/㎡/月 (为什么不写中低层? )
去楼下的菜市场买了一条新鲜的鲈鱼
鲈鱼分两种,淡水鲈鱼和海鲈鱼。淡水鲈鱼体型小,肉质鲜嫩,营养高,适合清蒸。
问了一下摊主,是淡水鲈鱼,不是海鲈鱼。
把鲈鱼用装水的塑料袋带回了厨房,开始杀鱼。有几个过程印象比较深:
第一个是把鱼弄晕。看着鱼的眼睛的时候,意识到自己要亲手宰杀它的时候还是有点瘆得慌的,在鱼的脑袋上遮了一张厨房纸,就没有什么心理压力了。刀背用力砸几下就安静了。
第二个是发现鱼脊鱼鳍挺扎手的,没找到手套,后面只能多小心注意一点了。
第三个是鱼鳃好难拨出来。看家人操作起来挺简单的,刀尖卡进去转一圈鱼鳃就出来了。自己操作的时候发现鱼鳃就像是长在了骨头里一样,我用刀的时候有两根筋一直挖不断,最后我直接用手伸进去给拔出来了……
第四个是除内脏。家里的旧刀竟然划不破肚皮…… 换了一把新一点的刀才划破。现在来看,处理鱼鳍,鱼鳃,鱼肚什么的用剪刀应该会方便一些,下次试试。
剩下的清洗和蒸制就简单了,尝了一下,还是蒸的太老了…… 我总是担心蒸的不够熟……
用筷子夹了一小块给家里的喵喵吃,结果他凑上来闻了几下就走开了,哈哈……
给 wordpress 博客接入了 opentelemetry , 一方面是可以看一下请求数, 一方面可以辅助排查一下 wordpress 在响应慢的时候瓶颈在哪里
接入教程: https://github.com/coolseven/wordpress-prepend-opentelemetry
效果预览:
清明节在鼓捣项目的时候看到阿里云有提供 tracing 服务,底层是基于opentelemetry 的,而且每个月有 50G流量的免费额度,非常适合我这种个人小型应用。
尝试把 laravel 接入到阿里云 opentelemetry 服务的过程遇到了3次坑,花了我一晚上才搞定,值得记录一下
- 第一个是需要给 PHP-FPM 增加 PHP 扩展。其实本质上就是执行
pecl install opentelemetry pecl isstall grpc pecl install protobuf
这三个指令。但是由于是用的 laradock 来作为服务器环境,所以得重新跑 `docker build` 脚本,坑的地方在于 wsl2 环境的 docker 编译指令失败概率太高了,几乎每次都会因为翻墙相关的网络问题而失败。每次编译10分钟的时候忽然提示网络问题,再碰运气重试的时候真是让人欲哭无泪。这个浪费了我差不多半个晚上的时间。
这个问题现在暂时是通过多次重试之后看运气跑通的,要彻底解决的话有两个思路,
一个是买一台国外的服务器,专门用来打包 docker image ,打包好了之后再通过阿里云的 acr 服务来中转,本地和云端都用相同的 image 来跑应用。不过这个方案得需要一个双币的信用卡才行。这个和家人商量过,打算到今年5月初就去办一个。
一个是买一台可以折腾的路由器,这样的话家里的电脑手机就可以无感翻墙了。这个方案前几年调研过一次,在性能,复杂度,价格,稳定性方面没有找到很让人舒心的方案,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变化。这两天抽空再研究下。
- 第二个是 opentelemetry 的安装依赖。要让数据流能够跑通,需要安装3个层面的依赖,一个是扩展层面的,也就是
pecl install opentelemetry
,一个是 sdk 层面的,比如composer require open-telemetry/auto-instrument-laravel
, 最后一个是运行时启动收集,即composer require open-telemetry/otel-exporter
,第三个依赖别忘了安装,因为需要它来作为扩展层和sdk 之间的连接器。 - 第三个就比较无厘头了。上面的问题解决之后,看效果时,发现不管怎么调整,阿里云都看不到采集的数据。百思不得其解。到了凌晨4点多还卡着这一步,被家人叫去睡觉的时候还心有不甘…… 直到第二天早上起床之后,刷新了阿里云后台的时候,才发现阿里云的 tracing 服务不知道为什么给我自动展示的是杭州地区的资源和数据,而不是我开通的深圳地区。切换到阿里云深圳之后,发现其实数据早就OK了。真是醉了。也正是因为睡了一晚上,阿里云的登录态过期触发了重新登陆,我才注意到这个原因。我要感谢家人把我从电脑旁拉回床上休息,哈哈哈哈
还记得当初搭建博客的初衷是记录自己从一个做饭小白慢慢学会做各种菜的过程的
今年事情慢慢稳定下来了,也有了一些空闲的业余时间了,有一些计划也能安下心来实践了。
第一个计划也是和做饭相关的。 既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我打算自己来下厨给小家庭做年夜饭吃。
现在是阳历2024年4月7号,离年夜饭之夜(2025年1月28号)还有9个多月,我想,也许刚好每个月熟悉一道年夜饭吧。
今年过年的时候看到加加很喜欢吃清蒸鲈鱼,那么四月的目标就定为清蒸鲈鱼吧。
这几天的目标是实现用户的基础信息维护模块
按照 laravel 的常规开发流程,我需要从 migration 开始,再把 model, route, controller,view ,middleware 等逐个编码完成
然后发现 dcatadmin 的脚手架已经帮忙把这一套都工具化了,只需要在脚手架里面把表定义好, 就可以自动生成 migration ,model,controller,view 文件了,我再把 route 配置好即可。
虽说心里对这种开源框架的脚手架功能有一点了解和心理准备,但真实上手操作之后,发现一键就把代码全都生成好了的时候,第一感受仍然是惊艳的,好神奇,好高效。
当然,脚手架只能帮忙生成通用的界面,剩下的交互细节的调整还是得自己来。即使如此,也让我感觉很满意。打个比方的话,就好像原本需要自己骑车一个小时去上学,现在变成了出发前在家门口先坐上脚手架这辆专车,前半程都可以在车上休息,快到目的地的时候才被放下车,把最后的路程走完。
明天就要体验 dcatadmin 的页面交互组件的开发了,不知道这块的灵活性,易用性怎么样,会不会像今天这样也给我带来又惊艳又舒服的感觉。